第五百零二章:摸着燕华的尾巴过河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五百零二章:摸着燕华的尾巴过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零二章:摸着燕华的尾巴过河

  燕华商会已经在分配任务。

  一旦大规模读书人,遭到迫害,逃亡燕华后。

  只要这些读书人愿意。

  燕华的工厂,要为这些,愿意学习工业技术的年轻读书人,提供学习的机会。

  据说,燕华商会之所以这样做。

  首先,是因为燕王朱棣支持太孙朱雄英。

  培养这些逃亡读书人,就是为太孙朱雄英培养未来革新大明的种子。

  其次,这些人毕竟是从中原走出来的。

  尤其是沈至为首这些第一代燕华工商业主。

  他们与燕王朱棣一样,都对大明、对中原有着很深的感情。

  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,帮助大明走上一条,正确的道路。

  到时。

  他就让准备好的这群蒙古俊杰青年,趁着乱局,扮作从大明逃亡燕华的读书人,顺势把这些读书人,安排进燕华的工厂。

  真正掌握蒸汽机工业技术。

  在此之前,要做的就是培养出一批,足够使用,适应工业化的产业工人!

  ……

  马哈木一路来到露天开采的铁矿坑口边缘。

  一匹匹骡子,顺着开采形成的台阶,拉着一车车铁矿石,从矿坑出来。

  小小的矿坑。

  比起燕华在吕宋省,唯一一座露天矿,小太多了!

  ‘不急!’

  ‘燕王朱棣也是这么一步步走来的,我只要摸着朱棣及其燕华的尾巴过河,怎么也比燕华走的更快吧?我只要比大明工业化进程快,朱棣不插手中原之事的情况下,我就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’

  一只蝗虫,撞在马哈木额头,掉落地面时。

  马哈木回神,收回凝视矿坑出神的视线,看着脚尖,一蹦跳远的蝗虫,不由微微皱眉,“蝗灾情况怎么样,还在继续向北蔓延吗?”

  “嗯。”太平脸色凝重,点头,“而且满意速度很快,就连阴山以北,那些半投靠蒙汉示范区的叛徒部落,都似乎支撑不住,已经有部落,陆陆续续向北迁徙,他们北面的部落,更是大规模迁徙。”

  “要我说,这是好事!”脱欢冷笑道:“阴山以北,那些半投靠蒙汉示范区的部落,如今被蝗虫撵着,也不得不脱离蒙汉示范区了……”

  “愚蠢!”

  马哈木喝斥一声,扭头怒道:“这些部落,都已经接受了蒙汉示范区那一套理念,一旦大规模北迁,必然把那套理念传遍整个北方!”

  他学习朱棣的工业化。

  虽然他也很欣赏朱棣的两个理念。

  但不适合草原。

  至少,他没办法推行。

  一旦他做了,团结在身边的太平、把秃孛罗就要反他。

  且不说,他没有力量,用武力强行打垮东西蒙古所有的对手。

  即便有。

  他也没有时间。

  长时间战争内耗,会错失,工业化中,领先大明的可能。

  朱棣曾为燕华的工厂主、商人上过课。

  讲述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经济体系、充分竞争剥削工人的精英经济、垄断型经营经济理论。

  对比,三种经济的优劣性。

  为商贾预测,三种经济发展到最后的结果。

  其中,垄断型经营经济的对照组是陈朝。

  而充分竞争的精英经济对照组是大明。

  他犹记得,东家对燕王朱棣的佩服。

  大明这个对照组,暂时还没有爆发出,过分的隐患。

  但陈朝,已经爆发了。

  在他离开燕京前,已经有很多陈朝人,想尽各种办法,偷渡燕京。

  他判断,陈朝必亡!

  即便不是亡于朱棣之手。

  也会被愤怒的百姓推翻。

  那些接受了燕王朱棣三种经济理论的燕华商人,非但没有对其他两种经济理论,产生羡慕。

  反而还更加拥护支持燕华现在这套经济。

  用昔日东家的话说:“我现在钱挣得踏实、安全,富贵荣华不缺,家族所有人,享受着来自燕华朝廷的尊重,享受着来自民间百姓的赞赏认同,其他两种经济理论,只是赚的钱多,可其他方面失去的更多!傻子才会为了一堆钱,放弃更大更多的社会地位和荣誉!”

  朱四郎无疑是十分极其聪明的上位者。

  他不遮不掩。

  反而,把燕华之外,出现的两种经济现象,形成理论,掰开了,揉碎了,分析利弊,教授给燕华商人。

  如此,燕华商人不但对这两种经济现象,没有了好奇。

  反而更加支持燕华现行的经济体系。

  但他无法效仿朱棣。

  太平这些蒙古贵族,不似燕华商人,已经通过前期的实践,无论是思维,还是眼界,都已经十分开阔。

  他也讲不好朱四郎的三种经济理论。

  讲好,对太平这些人而言,也是对牛弹琴。

  垄断型精英经济,陈朝证明是失败的。

  他也不会选择。

  如今,所剩唯一,就是朱四郎总结大明经济现象,提出的压榨工人,充分竞争的精英经济。

  他决定,走这条路!

  至少,大明现在没有出现问题,不是吗?

  ……

  马哈木收敛思绪,略微沉吟,吩咐道:“前些天,你们不是汇报,燕华救援队到了蒙汉示范区吗?派人混入蒙汉示范区,看看周潮的生物治理团队治理效果如何,如果好,咱们就请周潮的团队到草原,帮咱们治理!即便暂时向大明称臣纳贡,都可以!”

  他潜伏燕华,就是个工人。

  因为勤劳踏实,得到东家赏识。

  但能接触的最厉害之人,也就这个东家。

  周潮的生物学研究团队,他听说过,但具体如何,他却不知。

  太平几人微微愣怔,随即笑了。

  哈哈……

  大笑中,把秃孛罗道:“马哈木,你太看得起燕王的学生了吧?这可是蝗灾!这是天罚,别说咱们草原,即便中原的汉人,几千年来,也没听说过,人力能阻挡天罚!”

  “万一呢?”

  马哈木忽然反问,让所有大笑的人全都息声。

  马哈木继续说道:“朱四郎不会不清楚,现在明太子朱标监国的大明,对他燕华的态度,在这个时候,还敢把自己的学生派回来,并且,其学生还敢‘狂妄’索要全权处置权,没有把握,这队师傅学生,敢如此?”

  把秃孛罗神色郑重,点头,“好,我马上派人去!”

  ……

  张北。

  昔日朱标北征。

  朱棣第一镇新军,第一场实战之地。

  如今,已经成为,蒙汉示范区内,最大的一座皮毛、肉制品加工城。

  蒙汉示范区内,优质的皮毛,腌制的肉制品,处理好后,一车车转运到中原。

  降低中原肉价同时,也丰富了中原百姓的餐桌。

  中原百姓,可以在春节之外,其他节日,也能咬咬牙,给家中买点腌制,味道不怎么特别好的肉制品。

  ……

  周潮、蓝玉、方孝孺抵达张北后。

  一边等待筹集的鸡,转运而来,一边让带来的椋鸟,尽快适应草原气候。

  同时,周潮也忙着,调研草原蝗灾情况。

  计算投放多少鸡。

  同时,寻找椋鸟‘落户’的最佳地点。

  数天忙碌。

  前期准备工作终于完成后。

  方孝孺、蓝玉、张玉,邀请周潮的团队,以及随行而来的金豆子,参观张北城。

  众人刚从一处肉制品腌制工厂出来。

  “殿下、周先生……”

  身后传来呼喊声。

  周潮转身,就见工厂主小跑出来,身后跟着十几辆装的满满的大车。

  工厂主靠近后,首先从工人手中接过一个盖红布的盘子,端着递到周潮面前,“周先生不远万里,来帮我们蒙汉示范区灭蝗虫,小人不知怎么感谢,这是小人为周先生准备的一点茶水钱。”

  “还有后面这些……”

  周潮微微皱眉,撩起红布。

  只见红布下面,一根根用红纸包裹的圆柱。

  不出意外,这里面装的肯定是,他们燕华的金币或银币。

  大明商人喜欢囤积燕华的钱币,这已经不是秘密。

  也只有燕华的钱币,才会用这种方式包裹。

  一根就是一百个金币或者银币。

  金豆子探头瞥了眼,撇了撇嘴,扭头询问:“你们蒙汉示范区,搞雇工身股制,还搞这一套?蒙汉示范区的官员,平日里也这么吃拿卡要?”

  咳咳!

  周潮连忙咳嗽制止,可还是来不及了。

  无奈扶额,小师弟什么都好,就是这张嘴,太毒,太不给人留面子了。

  “方叔,小师弟年纪小,你们别介意。”

  方孝孺苦笑,“殿下说的是大实话,如果我们这些革新者,连实话都听不得,那还怎么革新。”

  金豆子不由点点头。

  周潮看到金豆子又要开口,忙抢先道:“方叔你们有如此气度,我相信,中原的革新一定能成功!”

  “言不由衷!”金豆子小声嘀咕。

  工厂主谄笑解释:“周先生,这都是我们自愿的,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好了,相比蒙汉示范区内,办实事的大人们,咱们中原那些只贪不给人办事的,才可恨呢!”

  “你这种思维本身就是错的!”金豆子大声道:“就是你们这种思维,才助长了官僚风气,现在送点你们工厂的特产,给你们办事,这是小贪,久而久之,小贪必然变为大贪!”

  “梁国公,张大人,你们蒙汉示范区如果不能完成民间百姓铲除陈腐之风,将来必定糜烂……”

  周潮苦笑。

  却也没有阻止。

  蒙汉示范区是师傅建立的。

  他也不想,蒙汉示范区将来糜烂。

  蓝玉、方孝孺、张玉几人也毫不生气,认真听着。

  更多是感慨。

  燕王八岁的小儿子,都能说出这番话。

  可大明内部,能认识到这一点,愿意摸着燕华效仿的人,却少之又少!

  29号,考试结束,二十九号结束后,最少首先恢复到每天八千字。

  接下来,就是一场,四海之上、大明、草原、高丽,在燕华工业化浪潮下的连锁联动。

  这个情节写完,这本书也就结束了。

  最后,求一下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ei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ei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